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是什么意思

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是什么意思

“死者长已矣”出自唐代杜甫的《石壕吏》,意思是: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生者常戚戚”此句出自于《论语·述而》,意思是:活着的人常常忧虑。

“死者长已矣”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炼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生者常戚戚”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走的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当以修身为要,修身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把自己修的像一块海绵一样的可以容下一切困难,阻力,障碍。这就是君子之道了。容忍的力越高,所修的道也就越高;容纳的力越强,修持的境界也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