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中国什么时候登月?

中国什么时候登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中国什么时候登月?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说,中国已经具备登月能力,但只是有去无回,登月还缺“返程票”,因为中国现有火箭虽然有足够能量把登陆舱发射到月球上,但如果加上返回所需的燃料、回收舱等,中国火箭的最大载重量还不够。

据《解放日报》报道,欧阳自远院士前天应2005年上海科技节之邀,举行《深空探测与人类未来》报告会,“解密”探月工程。

估计还需20年

他指出,中国从实现载人飞行,到载人登月成功,还有很长的路,整个探月过程分三个步骤,估计需要20年。

据他介绍,美国“重返月球”最早也要到2015年,欧洲航空局则计划在2020年实施载人登月。月球上的竞争相当激烈。

另据《新闻晚报》报道,针对日前一些媒体报道说,中国已经具备了载人登月的能力,欧阳自远说:“这话说对了一半。我国目前的确可以将人带上月球,但只能提供一张单程票,换言之,能送上去却带不回来。”

他解释说,将宇航员送上天不仅仅是增加了一两个人而已,还必须提供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品,30吨的负重肯定是必须的。而目前,美国也只能接受8吨的负重。

对于人们去月球安家落户的梦想,欧阳自远说:“人们绝对不能移民月球,这太困难了!”

他指出,科学家还没有办法在月球上“复制”地球的环境,这会遭遇很大的风险。

他说,“创建第二个地球家园”的希望寄托在火星上更为合理。

欧阳自远说,启动于2004年3月的登月工程,第一阶段预算不过14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北京市两公里地铁的造价。工程全部完成,估计最多数百亿元人民币,而不是有些人臆想中的天文数字。

至于登月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欧阳自远说,月球表面土壤中蕴含的“氦3”,作为核聚变的原材料,将成为人类未来取之不竭的能源宝库。研发登月还会产生大量“副产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支撑。

他还说,当年阿波罗登月工程耗资265亿美元之巨,创造了3000多项新技术,包括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高性能电脑等。综合统计,每1美元投入,产出4到5美元。直到今天,人类所掌握的关于月球的知识中,90%都归功于阿波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