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用纪念币支付遭拒,消费者诉超市索赔,对此你怎么看?

用纪念币支付遭拒,消费者诉超市索赔,对此你怎么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用纪念币支付遭拒,消费者诉超市索赔,对此你怎么看?

如果是之前几年的纪念币,我在2016年兑换的猴年纪念币,是可以直接消费用的,只是有时候人们不知道纪念币,以为是假币,如果给一个懂纪念币的人,你消费,他会巴不得。现在纪念币即使即使不增值,但绝对不会贬值。纯属个人观点。

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对于这个问题,我人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国家对纪念币的宣传力度尚缺乏

首先,纪念币的概念是国家为纪念国际或者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而发行的法定货币,既然纪念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那么他是具有流通职能的,尤其是建军90周年这种普通纪念币,可以与普通人民币等值上市流通。

但是,为什么上述的纪念币不被普通人认可呢,其原因主要是普通民众对于纪念币的认知程度较低,更有甚者从未有见过,更无从提起对于纪念币的真假辨别了。上面的状况归根结底是国家和社会对于其发行的纪念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广程度、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广、不够深所导致的。

2.发行量大,纪念币收藏价值低

最近里面,随着央行大规模推行发行纪念币政策,发行的数量也十分巨大。以建军90周年纪念币而言,其发行量已发到2.5亿枚,大有宣起全民收藏的架势。但是,全社会收藏圈就那么些人数,这么巨大发行量直接导致"供大于求"的现象,市场过饱和后,其价值也没有了上升空间,和普通钱币没有了区别,失去了收藏价值,这就是上面那位先生用纪念币去消费的原因所在。

最后总结,个人认为,纪念币的发行量过大,收藏的意义会受到直接的影响,那么自然会导致进入社会流通的情况,同时,国家和社会对于纪念币的普及力度尚缺乏广度和深度,这也是需要以后改进的地方。

用纪念币买东西这个事怎么说呢,合法不合理。你去银行兑换,银行拒绝,那没的说银行是撒比;你拿着纪念币去买东西,对不起,我觉得你是撒比...

明摆着懂点知识就自以为是的瞎得瑟,欺负超市收银员很好玩吗。

现在有种职业,叫专业打假人。其实在我看来,某些人的嘴脸,跟碰瓷没差。

现在顾客的维权意识较强,遇到问题经常会投诉,甚至诉至法院。李先生遇到的此事,不知道当时卖场是如何解释的,最终让李先生告到法院并索赔。

我们偶尔也会遇到用纪念币付款的顾客,一般我们也是要求顾客用常规的流通货币,如果顾客坚持使用 ,我们也给顾客使用(一般都不多,几块钱而已),尽量满足顾客。

超市不愿意收纪念币也是有原因的,现在各种纪念币繁多,有的可以当钱使用,有的是只有纪念意义并不能当钱使用,超市收下这类币要上交到银行,由银行进行区分,如果收的是不能流通的纪念币会造成营业款短少,那短少的钱款谁收谁赔。

事情一发生,卖场应该积极给与核实能否使用,耐心解释,毕竟商家要做好服务,满足顾客需求。

超市拒收纪念币是因为对货币概念不了解。因为纪念币是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特除货币。它和普通流通币一样具有一样的作用。消费者诉超市是保护货币的合法和合理化。让人更了解货币和纪念币的真正意义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