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黄莲花

黄莲花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黄莲花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黄莲花

【汉语拼音】: Huánɡ Lián Huā

【成份】: 各种黄连主要均含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含量5.20~7.69%。其它尚含黄连碱(Coptise)、甲基黄连碱(Worenine)、巴马亭(Palmatine) 、 药根碱(Jatrorrhizine), 这些碱的含量均各在0.5%以下,由于它们有相似结构,统称黄莲生物碱。

此外,尚含有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及一种青荧光酸(Lumicaeruleicacid), 即阿魏酸(Ferulic acid)。

【加工采集】: 报春花科黄莲花Lysimachia vulgaris L. var. davurica (Ledeb.) R. Knuth [L. davurica Ledeb.],以带根全草入药。

【药理作用】:

一、可治疗糖尿病: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黄莲素不仅具有抗升糖激素的作用,还能促进胰岛B细胞的再生,对II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二、可治疗高血压病:黄莲素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平滑肌受体,引起血管扩张,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用法:每次口服零点四至零点六克,每日服三至四次,可连服四周。

三、可治疗高血脂症:黄莲素能明显增强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肝脏过氧化脂质的水平及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肥胖症、脂肪肝及动脉硬化有很好的疗效。

四、抗菌、抗病毒及抗原虫作用: 其有效部分主要是生物碱, 而小檗碱又为生物碱中的最主要成分。体外抑菌试验证明: 黄连或小檗碱对痢疾杆菌、霍乱菌、白日咳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一些真菌 (白色念珠菌) 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五、可治疗小儿腮腺炎:将黄莲素五片研成细末,加入大黄粉十克,用清水将其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处的涌泉穴上。每天换药一至二次,连续敷三至五天即可见效。

六、临床上, 黄连可单用或配伍应用于胃肠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其它细菌性感染的疾病。

七、利胆作用: 小檗碱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分泌。 临床上治疗慢性胆囊炎及化学中毒性肝炎患者。

八、小檗碱口服有一般的镇静作用,临床常与其它药配伍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

【功效主治】: 可治高血压。

对睡(失)眠有良好效果。

【性味】: 酸、涩,微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归经】: 0

【植物形态】: 黄连花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茎直立,高40~80厘米,上部有细腺毛。

叶对生,偶3~4片轮生,披针形至狭卵形,长4~12厘米,宽1~4厘米,先端尖,基部锐或稍钝,下面常带白色,散布黑点,基部有细腺毛;无柄。

圆锥状或复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有细腺毛;花甚多,花梗长7~12毫米,基部有狭线形短苞;花径12~15毫米,花萼裂片5,狭三角形,先端锐尖,边缘内方有黑色条状腺体;花冠裂片5,狭卵形,其内面及花丝均有淡黄色粒状细突起;雄蕊5,花丝基部结合成短筒。

蒴果球形,径约4毫米,萼宿存。花期夏季。生于山野湿地或林缘。分布东北、华北及山东、江苏、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用药部位】: 为报春花科植物黄连花的带根全草。

【来自何书】: 《黑龙江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