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培养基的种类有哪些?

培养基的种类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培养基的种类有哪些?

1.培养基

培养基的种类较多,常常是不同种的植物要求的培养基成分不同。根据培养植物,选用适宜的培养基。现将常用的几种培养基组成介绍给读者,供参考。

(1)MS培养基

(1)MS培养基

(2)White培养基

(2)White培养基

(3)Vacin and Went(VW)培养基

(3)Vacin and Went(VW)培养基

(4)Kundson C(KC)培养基

(4)Kundson C(KC)培养基

2.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和保存

经常配制培养基,为减少工作量及便于低温贮藏,一般配成比所需浓度高10~100倍的母液,配制培养基时只要按比例量取即可。配好的母液需装在棕色小口瓶中,存放在0~4℃冰箱中可使用半年至1年。如发现有沉淀物则不可再用,需重新配制。MS培养基母液配制如下:

3.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将母液从冰箱中取出,依次排好,按需要定量吸取,放入量筒中。称取琼脂,加少量水后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全部溶化。再加入称好的糖和前面备好的各种成分,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混合。测定已配好的培养基氢离子浓度(酸碱度),用0.1~1.0摩尔/升(0.1~1.0摩)氢氧化钠和盐酸将培养基调至所需的浓度。

将配好的培养基分别灌注到培养瓶中(试管或三角瓶),用盖子(棉塞、橡胶塞、铝箔)将瓶盖好,外面再包一层牛皮纸,标明编号。

培养基通常用高压灭菌锅灭菌。气压111.46~121.59千帕(1.1~1.2千克/厘米2压力),10~20分钟。冷却备用。

培养基一般分类为物理分类、化学分类、微生物分类。

一、物理分类。

1、液体培养基:其80%-90%是水,是配有可溶性的或不溶性的营养成分的培养基。

2、固体培养基:配制成的固体状态的基质,根据性质又分为固化培养基、非可逆性固化培养基、天然固态培养基、滤膜。

3、半固体培养基: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剂而配制成的半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4、脱水培养基:又称预制干燥培养基,指含有除水分外的一切成分的商品培养基。

二、化学分类。

1、天然培养基:是指一类利用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

2、组合培养基:是根据天然培养基的成分,用化学物质模拟合成、人工设计而配制的培养基。

3、半组合培养基:指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

三、微生物分类。

1、选择性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2、鉴别培养基: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的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扩展资料:

其他特殊培养基:

1、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其功能是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

2、酵母菌富集培养基。葡萄糖5%,尿素0.1%,硫化铵0.1%,磷酸二氢钾0.25%,磷酸氢二钠0.05%,七水合硫酸镁0.1%,七水合硫酸铁0.01%,酵母膏0.05%,孟加拉红0.003%,pH4.5。

3、Ashby无氮培养基。富集好氧自生固氮菌,甘露醇1%,磷酸二氢钾0.02%,七水合硫酸镁0.02%,氯化钠0.02%,二水合硫酸钙0.01%,碳酸钙0.5%。

参考资料来源:

培养基的种类:

化学分类:

①天然培养基

指用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做成的培养基,如鸡的肝脏研磨液、人的血浆。

②组合培养基

又称为合成培养基或综合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设计后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如葡萄糖铵盐培养基、淀粉硝酸盐培养基等。

③半组合培养基

指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例如,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物理分类:

①液体培养基

80%~90%是水,其中配有可溶性的或不溶性的营养成分的培养基。

②固体培养基

一类配制成的固体状态的基质。根据性质又分为固化培养基、非可逆性固化培养基、天然固态培养基、滤膜。

③半固体培养基

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剂而配制成的半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④脱水培养基

又称预制干燥培养基,指含有除水分外的一切成分的商品培养基。

微生物分类:

①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②鉴别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的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例如,伊红美蓝乳糖培养基(EMB)。培养基注意事项:

确认工作细胞库是否被污染,确认毒种工作种子批是否被污染,确认所用培养基及其添加成分(如小牛血清、NaHCO3等)是否被污染,均可用细菌、真菌及支原体无菌试验来确认并排除。同时要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的灵敏度进行验证。实际生产中,可以从配制好的培养液中取少量加入营养琼脂于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即可观察有无污染。

其它:高压灭菌设备、过滤除菌设备均应进行验证,确保灭菌和除菌效果;前者应在投产前及其后的每6个月进行验证,后者应在每次除菌前、后进行验证工作(至少应在除菌后进行一次)。

另外,应将有毒区与无毒区严格分开,并有各自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及孵室,有毒区对无毒区应保持相对负压,防止病毒对培养细胞(尤其是细胞库)的污染。

1. 按照培养基的成分来分 培养基按其所含成分,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三类。 2. 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 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 3. 按照微生物的种类分 培养基按微生物的种类可分为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和霉菌培养基等四类。 4. 按照培养基用途分 培养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为加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具体的: (1)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完全是已知的各种化学物质。这种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清楚,组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但价格较贵,而且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中生长较慢。如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察氏(Czapek)培养基等。 (2)天然培养基。由天然物质制成,如蒸熟的马铃薯和普通牛肉汤,前者用于培养霉菌,后者用于培养细菌。这类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很不恒定,也难以确定,但配制方便,营养丰富,所以常被采用。 (3)半合成培养基。在天然有机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已知成分的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培养霉菌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这类培养基能更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2.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 (1)固体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有琼脂、明胶、硅胶等。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和菌种保存等方面。 (2)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不加任何凝固剂。这种培养基的成分均匀,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和利用培养基中的养料,适于作生理等研究,由于发酵率高,操作方便,也常用于发酵工业。 (3)半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凝固剂而呈半固体状态。可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鉴定菌种和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等方面。 3.按照微生物的种类培养基按微生物的种类可分为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和霉菌培养基等四类。 常用的细菌培养基有营养肉汤和营养琼脂培养基;常用的放线菌培养基为高氏1号培养基;常用的酵母菌培养基有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常用的霉菌培养基有马铃薯蔗糖培养基、豆芽汁葡萄糖(或蔗糖)琼脂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等。 4.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分培养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为加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1)加富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血、血清、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用以培养要求比较苛刻的某些微生物。 (2)选择性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 (3)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仅仅参考。

1. 按照培养基的成分来分 培养基按其所含成分,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三类。

2. 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 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

3. 按照微生物的种类分 培养基按微生物的种类可分为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和霉菌培养基等四类。

4. 按照培养基用途分 培养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为加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具体的:

(1)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完全是已知的各种化学物质。这种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清楚,组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但价格较贵,而且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中生长较慢。如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察氏(Czapek)培养基等。

(2)天然培养基。由天然物质制成,如蒸熟的马铃薯和普通牛肉汤,前者用于培养霉菌,后者用于培养细菌。这类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很不恒定,也难以确定,但配制方便,营养丰富,所以常被采用。

(3)半合成培养基。在天然有机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已知成分的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培养霉菌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这类培养基能更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2.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

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

(1)固体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有琼脂、明胶、硅胶等。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和菌种保存等方面。

(2)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不加任何凝固剂。这种培养基的成分均匀,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和利用培养基中的养料,适于作生理等研究,由于发酵率高,操作方便,也常用于发酵工业。

(3)半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凝固剂而呈半固体状态。可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鉴定菌种和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等方面。

3.按照微生物的种类

培养基按微生物的种类可分为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和霉菌培养基等四类。

常用的细菌培养基有营养肉汤和营养琼脂培养基;常用的放线菌培养基为高氏1号培养基;常用的酵母菌培养基有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常用的霉菌培养基有马铃薯蔗糖培养基、豆芽汁葡萄糖(或蔗糖)琼脂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等。

4.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分

培养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为加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1)加富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血、血清、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用以培养要求比较苛刻的某些微生物。

(2)选择性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

(3)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仅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