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史泰龙和施瓦辛格

史泰龙和施瓦辛格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史泰龙和施瓦辛格

史泰龙和施瓦辛格都是八九十年代好莱坞“荧幕硬汉”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有通过努力一步步攀上巨星坐椅的传奇经历,且两者都各自留下了各自的代表角色,像史泰龙有兰博和洛奇等等,施瓦辛格有t800和《铁血战士》里的达奇上校等等,从经典游戏《魂斗罗》以两人作为设计原型就可看出,在影坛上的地位,两人可谓是旗鼓相当。

从两人“同场竞技”的那一刻起,命运似乎就被绑到了一起,人们一说起史泰龙,就会不可避免地拿施瓦辛格作对比,一说起施瓦辛格,总会想起史泰龙。虽然笔者也非常喜欢史泰龙,但或许是因为《终结者》系列在我心中的分量更重,于是乎笔者还是喜欢施瓦辛格更多一些。

施瓦辛格不像史泰龙一样出身于美国纽约,他本是奥地利人,虽然后来移居美国成为美国公民,但他想获得美国人的普遍认同,甚至打入到好莱坞的主流影坛,其实要比史泰龙付出更多的艰辛。都知道施瓦辛格最早是凭借一身健美的肌肉征服美国人的,他曾先后获得过“环球先生”,“欧洲先生”和“奥林匹亚先生”,虽已是当时美国体育界的红人,但在影坛方面,他却并不如史泰龙——尽管早在70年代初他便已经主演过《大力神在纽约》,80年代初出演了两部《柯南》,但却被通过《洛奇》(1976)而走红的史泰龙甩开了一大截。

幸运的是,施瓦辛格遇上了詹姆斯·卡梅隆,1984年的一部《终结者》让他一举成名,随后施瓦辛格一路奋起直追,为了不让史泰龙“专美”,一度大量接拍硬汉片,用《独闯龙潭》,《过关斩将》,《铁血战士》和《全面回忆》等多部电影实现了与史泰龙的“平起平坐”。90年代,他联手老搭档卡梅隆屡创辉煌,1991年的《终结者2》,1995年《真实的谎言》,彻底奠定了施瓦辛格好莱坞“一线巨星”的地位,而这两部电影,至今依然魅力不减,《终结者》系列里冷酷刚毅的t800更是成为一提到施瓦辛格就必然绕不开的角色,就像兰博之于史泰龙一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实论戏路方面,施瓦辛格也比史泰龙宽泛,后者的电影作品多偏向于严肃,但前者的喜剧题材影片却有不少,这完全源自现实生活中他大大咧咧的性格——像他与丹尼·德维托搭档的《龙兄鼠弟》,颠覆动作影迷世界观的《幻影英雄》估计是史泰龙很难驾驭的。

1991年的《幼稚园特警》,施瓦辛格的钢铁直男气质和代课幼师身份对比和反差十分鲜明,笑果出奇理想。个人认为施瓦辛格喜剧表演的巅峰,一个是《真实的谎言》,在影片中他把一个被妻子“带了绿帽”之后,内心挣扎矛盾,通过不断试探妻子来挽回破碎感情的反传统特工形象诠释得恰到好处,而1996年的《一路响叮当》,他饰演的父亲尽管完全回归平凡,但无论是表情还是举手投足之间都十分幽默滑稽,像施瓦辛格这样的“逗比硬汉”,在好莱坞的确屈指可数。

而后来施瓦辛格的“弃影从政”,再重返影坛,也成为了一段佳话。虽然复出之后的他已经老态尽显,再加上“硬汉电影”的时代也已经江河日下,但他仍然自律,坚持健身,而《终结者》续集,也成了他努力维持体型的重要动力。

另外,还有一点也较为重要:不管施瓦辛格每次以什么身份访问中国时,态度都非常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情商较高,容易给人一个好印象。犹记得史泰龙第一次来中国时,态度有些傲慢,也是因为最近几年他的和中国电影公司合作增多,才稍有转变。

可以说史泰龙做到的施瓦辛格都做到了,史泰龙没有做到的施瓦辛格也做到了,他从一个健美运动员一步步成为人生赢家,他身上的励志作用无疑更典型。

我更喜欢史泰龙,不过施瓦辛格也很喜欢。两人都是上世纪末的动作影星。史泰龙凭《第一滴血》红遍全球,州长就凭《未来战士》奠定地位。史泰龙的电影不适合州长演,州长的电影也不适合史泰龙。两人都是孤胆英雄,但州长更多的是肌肉碾压感,史泰龙更多的是退役的无名英雄感。州长适合扮演FBI和CIA探员,史泰龙则不怎么适合。

史泰龙和施瓦辛格都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演员,两人都是欧美电影人的杰出代表。

史泰龙1946年7月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画家、演员、编剧、导演及制片人。史泰龙是一个能编能导能演的全能型电影人,他早期的电影《洛奇》系列和《第一滴血》系列奠定了他在动作片领域的辉煌成就,也体现他在电影方面的创作能力,其经典电影角色“兰博”的英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施瓦辛格1947年7月30日出生于奥地利,奥林匹亚先生、健美运动员、力量举运动员、演员、导演、制片人。施瓦辛格也是八九十年代动作片的代表人物,他在《终结者》里那个戴着墨镜高举机枪的经典形象让人记忆犹新。他和卡梅隆合作的《真实的谎言》更是一部巅峰之作,奠定其肌肉硬汉的代表形象。

总的来说,史泰龙和施瓦辛格都是欧美动作片的代表人物,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电影文化,也是个人喜欢的两个动作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