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增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的体验和对生活实例的观察,了解防止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掌握减弱噪声的几个途径。

【教学难点】

掌握减弱噪声的几个途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闹钟、报纸、空纸盒以及有关噪声的音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老师组织学生做一个课前游戏:

选取两名同学,首先由A同学给大家小唱一小段歌曲;

接着选B同学朗诵课件所展示的诗歌,A同学同时在旁边大声歌唱。

老师提问:你喜欢哪一种声音?

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诗歌与歌曲是很悦耳的,A同学第一次唱的时候,很好听,我们都很喜欢。但是,这两个声音同时发出的时候,很吵,我们都不喜欢。

(二)新课教学

1.噪声的来源

老师播放课件中的4个小音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接着,老师给出噪声在物理学角度的定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事所发出的声音。

展示噪声的波形图,丰富学生对噪声的认识与理解。接着,老师提问:你周围有没有类似的噪声?这些噪声是从哪里来的?方案

检举|2011-07-09 15:42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 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 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为空气声。一般情况下,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称为可听声;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我们所听到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高频声听起来尖锐,而低频声给人的感觉较为沉闷。声音的大小是由声音的强弱决定的。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声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规律的组合而成;乐音则是和谐的声音。

噪音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音能够损坏建筑物.

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1.音乐和噪音

音乐是有规律的悦耳动听的声音,能使人愉快、兴奋。

噪音是无规律的令人烦躁的声音,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

2.噪音的危害

噪音除了干扰人们的休息和睡眠,降低工作学习效率,较强的噪音还会引起耳部的不适。

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等,造成神经衰弱,引发心血管疾病,甚至引起神经系统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等。

3.噪音的控制方法

从声源着手:像禁止鸣笛,装备隔音罩等。

从传播途径着手:像吸音墙,隔音墙等。

从人耳着手:像代耳塞,耳罩等。

13.为降低噪声危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减小A.无论乐音和噪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有效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有:防止噪声的_,阻断噪声